“******街道常家河村,果农李师傅望着刚硬化好的产业路,笑容满面。
今年以来,王益区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,把改善出行、提升生态、促进增收的实事落到实处。无论是在田间地头,还是在山塬村落,一批民生项目陆续完工,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舒心。
在常家河村和南雷村,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蜿蜒伸向苹果园、大棚区。两公里的产业道路修建完成,不仅让70多亩果园、6座蔬菜大棚的运输更方便,也让鲈鱼养殖基地的产品能快速销往市场。
“我们村不少年轻人回来了,想着搞产业。路修好后,运料进来、运货出去都方便,大家干劲更足了。”常家河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军科说道。一条路,不仅修通了生产,更修通了群众增收的希望。
在黄堡镇周家村、罗寨村,成片的油松、刺槐迎风挺立,坡面上新栽的花椒树也郁郁葱葱。塬面保护项目自去年开工以来,经过一年多建设,如今已初见成效。
“这片坡以前一场大雨就冲沟横生,现在植被盖上了,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。”周家村村民刘大爷边指着坡地边介绍。
该项目通过修生产道路、建涝池、栽植林木、封禁治理等多种措施结合,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,还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保障。
罗寨村的王师傅心里更有盼头:“这几年咱村开始大面积种花椒,项目帮我们栽了上万株树苗,有了水、有了路,等挂果了就是实打实的收入。”
从道路到生态,从农田到庭院,王益区一个个实事项目,正把发展成果变成老百姓的幸福生活。
“晚上我们村的健身广场亮灯了,跳舞、打球的都有,村里热闹得很。”南雷村年轻人小王说,“以前下班只能在屋里刷手机,现在大家都出来锻炼、聊天,生活有滋味了。”
群众的口碑,正是对项目成效的最好证明。
一条路,联通的是田间地头与市场;一座涝池,储蓄的是发展后劲与丰收希望;一片片新绿,托起的是未来乡村的美好图景。
王益区正在用一件件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事,让“幸福感”变得触手可及。群众的话语里有满足,也有期待——期待村庄更美、产业更旺、日子更好。